剧情介绍

  15岁的米娅(凯蒂·贾维斯 Katie Jarvis 饰)性格叛逆而古怪,惹事生非的她不仅被学校开除而且连她最好的朋友都离她而去。米娅热爱跳舞,然而身边却似乎并没有多少人在意她那充满热情的舞步,直到一个叫康纳(迈克尔·法斯宾德 Michael Fassbender 饰)的男人出现。康纳是母亲的男朋友,在他与母亲同居的日子里,米娅被这个英俊而又友善的男人所吸引。在康纳的支持和鼓励下,米娅得到了一次舞蹈面试的机会,而且与康纳的关系也更进了一步。然而,现实世界并非想像的那样的美好……
  本片由在2006年凭借《红色之路》获得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奖的英国新锐女导演安德里亚·阿诺德(Andrea Arnold)执导,是她的第二部电影长片。作为2009年戛纳电影节竞赛影片,《鱼缸》在2009年英国独立电影节获得8项提名。

评论:

  • 尧休 2小时前 :

    虽然剧情有些bug,比如小孩的死、断网、以及总理愿意过来,但是立意真的很可以,不论男女老少,每个人的尊严都应该被法律保护

  • 井慧丽 7小时前 :

    全片感情基调是隐忍、克制的,天气也是阴沉的,却在结尾处迎来爆发。妹妹在阳光里一步步走向姐姐,没有只言片语,就只是抱着她,一如小时候抱着如妈妈般存在的姐姐。此刻泪崩~

  • 壬元明 8小时前 :

    印度这些年的发展速度可以从少了载歌载舞的电影,和奈飞上的一些剧就能看得出来。虽然两极分化是常态,但看得出来富人的生活其实挺潇洒。说回电影本身,故事其实是老套的,意义却是重要的,唯一值得吐槽的其实反而是配乐,故意搞得很紧张其实啥都没,突然又低落缓慢的不合常理。

  • 卫海全 1小时前 :

    印度啊,国人都已习惯笑话你,但每每看到这样质量堪比药神的电影,一部接着一部产出,我只有由衷的敬佩

  • 中若兰 9小时前 :

    虽然但是 就真的完全想到了《三年A班》啊 艺术创作真的太好用别人的创意了 😭

  • 少罗绮 7小时前 :

    为什么要给五星:这电影来自平均两小时就有8名女士被强奸的印度

  • 巩采文 5小时前 :

    要啥有啥,有始有终,最近看到的里面不错的剧情片了。2021/11/12大森家

  • 奈丽泽 2小时前 :

    还凑合吧!说实话印度电影总是拍这么长真没必要,乏了。

  • 卫家玲 8小时前 :

    开头和结尾都很好,几处反转也让人很喜欢。但是当中过程太拖了。感觉压缩减少20分钟完全可以更紧凑

  • 展清润 7小时前 :

    我相信,有时候,我们需要一些走极端的人,因为他们会让那些walk free的人产生惧意。全片的悬疑感营造得很不错,尤其是最后司机的反转,让一切疑点顺理成章,给了女主的动机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

  • 么雪羽 1小时前 :

    “你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在印度至少8个女人被强奸”。为什么非得一名女性用全国直播犯罪的方式才能让这个国家开始重视女人一直在被强奸这个事实?以及为什么一个被锁住的女性即使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也没能引起国家对女性被拐卖的重视?电影主题是强奸,但前一小时在铺陈叙事和制造悬念的同时也给出了一些女性视角的设计:女总理的意见被男部下们忽视,意图将女总理打造成一个傀儡领导人,因为他们认为女人总是情绪化做不了正确决策;女警察断定女老师不会杀人打算直接冲进去抓人;女主播不被男上司重用直到她以重要线索相逼;以及最后老师在女子监狱里的英文教学。最令人崩溃的时刻是原本一直默默接受治疗与抑郁对抗的她看到强奸犯抓着小女孩的手走进来才最终做下决定。(某些男性即使看了这样的影片也丝毫不为之所动同时又开始在评论区指点江山)

  • 嘉翱 4小时前 :

    社会议题电影,我们啥时候才有啊。表演好用力,真是印度风

  • 愈建德 0小时前 :

    太难受了,真的太难受了,有一幕我的眼泪瞬间就冲出来了,影片结束缓了好几分钟,学院是因为觉得sandra理所应当这么精彩所以今年才不给她提名的吗?

  • 仕星 4小时前 :

    要啥有啥,有始有终,最近看到的里面不错的剧情片了。2021/11/12大森家

  • 初云 1小时前 :

    女性平权问题任重道远啊

  • 卫浩擎 5小时前 :

    老生常谈的事,

  • 善子怡 5小时前 :

    心想更适合拍当下所谓“电影感”的美剧,结果发现人家是美剧改编的。整个状态像是桑婆10年前拿小金人时的状态,现在看来非常过时。欧洲导演并没有增加艺术性,反而增加了欧洲艺术电影套路的无聊。

  • 丽旭 9小时前 :

    …果然有点失望…这玩意儿换故事男主会更牛逼…

  • 振晨 6小时前 :

    一个国家真正的强大。是看它怎么对待自己国家的弱势群体。

  • 台幻翠 5小时前 :

    罪犯身份和犯罪前科只是外壳,诺拉的镜头里包裹着更为炎凉的世态:阶层固化本身就注定了这些“蝼蚁之辈”永生打着无法撼动的“原罪”烙印,注定无法被主流社会所接纳或救赎。在这场以命相抵的博弈中,所谓“饶恕”只是美国富人阶层向下投以怜悯一瞥的自我感动,和底层人永远无法实现“生活还要继续”的自我和解。他们带着无法被摘除的标签在夹缝里苟延残喘,左冲右突最后也只是在鬼打墙里撞得头破血流。在一个对人评级愈加脸谱化、扁平化、数据化的系统中,没有时间等他们解释,更没有路径供他们翻盘。那些发生在幼年时惶恐不安的黑色梦魇,如同被演奏出来的阴沉而哀伤的乐章,最终抵达的依然是血脉和基因中早就铺设好的危险命途。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